close

    這陣子忙著跟朋友出國,跟同事聚餐又要應付長輩介紹對象約會

    開銷愈來愈大常常是左手進右手出

    既然不能節流那就去開源,我研究了刷哪張信用卡最划算

    關鍵字我會打上信用卡 最 好找出相關的問題

    還有信用卡 最 好也算是很關鍵的關鍵詞

    結果被我發現了現金回饋才是王道啊

    所以我整理了在網路上被大推的三張信用卡:

    匯豐現金回饋御璽卡/花旗饗樂悠遊卡/花旗現金回饋悠遊卡

    關於信用卡 最 好,信用卡各家優惠比較就看我以下的分享了:

    匯豐20180630auto1

    饗樂卡20180930.png

    花旗20180930.png

    濱江宅配-1auto.png


房東很小氣,把走廊轉彎處的每一盞聲控燈都調得只能亮幾秒鐘(比較省電),住在高層的房客晚上回家,如果沒有高超的輕身功夫和百米衝刺的速度,每爬一層樓都得咳嗽好幾聲。每天晚上八點到十二點,你會聽到此起彼伏的咳嗽聲,好像滿樓的人都得了哮喘。

機場停車 信用卡 2018現金回饋信用卡比較2018

棟距這樣窄,採光怎麼可能好得了?尤其是住一樓和二樓的房客,宛如住地窖似的。正因為這個緣故,高樓層的租金並不比低樓層低,因為運氣好的話,高樓層至少看得見太陽。房東成幕後媒人也正因為這個緣故,低樓層的房客想曬被子,必須扛著被子氣喘吁吁爬到頂層的天台上。小女生沒力氣,得找身強力壯的男房客幫忙,曬過幾回被子之後,愛情的火花砰然點著,本來各租一間的年輕男女很可能就搬到同一個房間裡去了。每當這種愛情發生的時候,房東就會很不高興:第一,他明明是幕後媒人(如果不是他把房子蓋得這麼暗無天日,女房客不可能會找男房客幫忙曬被子,兩人也就走不到一塊兒),可是人家並不領他的情;第二,兩位房客併成一家,總會空出一間房,在新房客入住之前,免不了得少收一段時間的房租。現在回想起來,那時候的租屋環境實在差勁:照明差,採光差,空間局促,環境壓迫,住在那樣的房子裡,絕對談不上幸福。可能您又會說:「嫌差勁你別租啊,好房子有的是!」沒錯,好房子有的是,可是我租不起,身為半工半讀的低收入族群,只能在都市村莊裡租這樣差勁的房子。不光我,也不光那時候,包括民國初年,包括最近這幾年,凡是進城打工的年輕人與剛上班的大學生,只要錢包不鼓,只要沒有一個有錢的爹(或乾爹)可以啃老,哪一個不是租住在差勁的房子裡?現今的例子就不說了,我們說說民國初年。民國十八年,上海,一個從政法大學畢業的大學生,在機關當小職員,畢業後好多年,一直買不起房子。他和師範大學畢業的妻子、孩子,只租了半間房子:他們住前半間,後半間住著一個自由撰稿人。換句話說,他們連一整間房子都租不起,還得和人合租1。與他們相比,我幸福多了,起碼當年租屋時,可以單獨租一整間,而且房裡還有廚房和衛浴呢。民國二十五年,還是上海,一對新婚夫婦,男的在讀大學,女的大學肄業,從寧波來上海定居,在德華里的一座石庫門租客廳(石庫門的其他房間如臥室、閣樓、亭子間、灶披間,都租給別的房客了),而且只租了客廳的前半間,準確地說,是客廳前面三分之二的地方。他們沒有衛浴,想上洗手間只能用塞在床底下的便桶代替。他們也沒有廚房,做飯的地方有兩個,一是樓下灶披間前面的空地,一是樓頂的天台。以上兩例子沒名沒姓,再舉個有名有姓的例子吧。大約民國十二年,女作家丁玲那時還沒成名,在北京奮力打拚。她一個小姑娘,獨自在一棟名叫「通豐公寓」的筒子樓裡租雅房。那雅房的布置是這樣的:「床是硬木板子的床,地是溼溼的、發黴發臭的地,牆上有許多破破爛爛的報紙,窗紙上畫了許多人頭。」與丁玲比,我擁有了優越感:同樣是租住筒子樓,丁玲的地板發黴,我的地板不發黴。煤油桶塞床底下一年後,丁玲和男朋友胡也頻同居,仍在北京租房。他們收入很低,入不敷出,好一點的房子租不起,又總是夢想著能租到既便宜又舒服的房子,所以常常搬家。他們在西山租過農舍,環境優美,貼近自然,聽得到蟲聲、鳥鳴、駝鈴和母雞下蛋時的咯咯聲,房租也不貴(每月九塊大洋,按購買力折合為三千多塊新台幣),就是謀生不方便(那時候郵政不發達,想投稿就得去市區)。後來又搬到市區,回到筒子樓裡租屋。再後來又覺得筒子樓不接地氣,又搬到大雜院裡去……為了租到合適的房子,這對小情侶跑遍了整個北京城,見到街邊的租屋廣告就「常常走到那些地方去參觀」,看過之後只能歎氣:好房子多的是,可咱們租不起啊!民國十七年,丁玲和胡也頻轉戰上海,上海的發展機會比北京多得多,可是房租也比北京高得多,為了省錢,他們和好朋友沈從文在法租界善鐘路合租一間房,沈從文睡床,丁玲和胡也頻睡地板。後來丁玲在文壇一舉成名,有些髒心爛肺的傢伙揭她隱私,說她生活不檢點,既和胡也頻好,同時又和沈從文好,起因就是因為他們曾經一起合租房子。大學畢業那年,我也曾和人合租,對方與丁玲和胡也頻一樣是情侶,但是並沒有人說我們閒話,我想除了因為我不是名人,不值得讓人揭隱私之外,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合租的是公寓,我住一間房,情侶住另一間房,井水不犯河水,不像丁玲他們只能住在同一間屋裡。這樣比過之後,我又找到了優越感。後來丁玲和胡也頻搬了出去,在上海永裕里十三號樓的三樓租屋,仍然是雅房,沒有廚房,那間房既是臥室,又當廚房。「煤油桶、米袋、打汽爐子以及大小碗盞,平時完全擱在床底下,需用時方從床底拉出,不需用時又復趕快塞進床底。」房間裡也沒有水龍頭,「為了吃飯,兩個人每天大約下樓提水六次。」甚至連一塊切菜的砧板都沒有,「用照相框的反面作為砧板。」必須說明,丁玲年輕時的租屋生活在民國初年絕非個案,沈從文說過:「有許多年輕人是那麼過下來,且如我們自己,也還得過許多年,且在一九三一年的今日以後,仍然還得在那種極類似的情形裡過日子?」我想改一下沈從文的後半句:「且在二○一八年的今日以後,仍然還得在那種極類似的情形裡過日子。」我的意思是說,現在的年輕人和將來的年輕人在「成功」之前,照樣得經歷一段租屋生活。雖然整體經濟比當年繁榮了,生產力比當時發達了,我們租的房子比民初強些,但租房畢竟是租房。(系列完)(旺報)



哪家信用卡好辦
arrow
arrow

    uay72et17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